大秦开局炸丹炉,我乃九品炼药师 - 大秦开局炸丹炉,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408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这非是李斯固执,而是自身内心的坚持。
    这是法家领袖的该有的素养。
    若是能被他人三言两语就说服,他李斯也就不是李斯了。
    诸子百家也就不会争得面红耳赤而争不出个高下了。
    类似的个人信仰和追求,都是难以撼动的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李意见状也不恼,而是笑盈盈的道:
    “廷尉说的,倒是也不错。”
    “但是廷尉......你的格局不如你老师。”
    “你并不知道陛下的真正追求。”
    “你也不知道我的追求。”
    “廷尉,法家确实并非歧途。”
    “只是廷尉你......让法家走进了一条歧途。”
    李斯听后一时间有些胸闷气短,他只觉得李意是在嘲笑他。
    忍不住道:
    “仙府何必如此嘲讽老夫?”
    “你说老夫让法家走进了歧途?”
    “老夫会让法家走进歧途?”
    李意点了点头:
    “廷尉,我并非是嘲讽你。”
    “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。”
    李斯作为法家代表人物,并不认为李意比他更懂法家,压下心中的恼意,沉声道:
    “烦请仙府告知老夫,老夫到底怎么让法家走入歧途了?”
    一旁的淳于越也有些好奇。
    他和李斯争辩不是一天两天了,但是从来没有辩出个高下。
    淳于越也觉得李斯这法家,肯定是走歧途了。
    只不过一直说服李斯。
    故而,他很想看看仙府的高见能否狠狠地打击打击这李斯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在二人的目光中。
    李意并没有直接回应李斯,而是反问了李斯一个问题:
    “敢问廷尉,你认为诸子百家的思想有高下之分吗?”
    李斯听后,当即摇了摇头:
    “诸子百家,各家都有其独到之处。”
    “虽然我乃是法家之人,但是亦不会妄言高下之分。”
    淳于越亦是同样的表情。
    他们虽然都推崇自家的学说,经常真把其他各家贬低的一无是处。
    但是实际上他们内心都很清楚,每一家能传播开来,都是有原因的。
    尤其是其中的几大显学......儒墨道法。
    真要细分,如何能分出高下?
    真能轻易分出高下,各家就不会争鸣数百年了。
    李斯原本在秦灭六国后。
    觉得法家,当为第一了。
    然而今日却被李意打击了一番,心情怅然,自然不会言说法家第一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李意听后却笑了笑:
    “廷尉、仆射......诸子百家,在我心中却是有高下之分的。”
    “而且这个高下之分,其实也很容易就能看出来。”
    淳于越闻言迟疑了一下,然后开口道:
    “仙府,诸子百家真要是很容易分出高下,何至于争鸣不休呢?”
    李意喝了一口茶,润了润喉:
    “此高下,非是尔等所想的高下。”
    “而是在其各的实现上的难易程度,进行划分。”
    “而通过此种方法分辩诸子百家,我将其分为五等难度。”
    “第一等难度:难如登天、遥不可及。”
    “代表学派有两者。”
    “一者为道法自然、无为而治——道家。”
    “另一者为兼爱非攻、尚贤节用——墨家。”
    “此二者若想实现,可谓是难如登天。”
    李斯和淳于越听后,不由得点了点头。
    对于李意的这一观点,他们并不否认。
    道家的无为而治、顺应自然,和墨家兼爱世人、人人平等。
    这两者确实是诸子百家里最难以实现的。
    前者是让人放弃世俗欲望,功名利禄归隐山林。
    后者是让人人互爱,人人平等。
    说实话......这绝对比儒家的大同之治还难。
    强不强且不论,难度系数绝对是诸子百家中最高的。
    所以根本就没有哪个国家敢用这两家的方法来治国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“第二等难度:难度亦是极高堪称顶尖,但是却不再遥不可及。”
    “代表学派亦有两者。”
    “一者为仁者爱人、大同之治的儒家。”
    “另一者则为名实之辩、名实相符的名家。”
    “此二者,难度虽然不如第一等,但是却同样不低。”
    “虽不至于遥不可及,但是亦称得上是可望而不可即。”
    淳于越听后,本想要说些什么来反驳。
    不过终究还是没有说。
    儒学的最终理想......确实也就比墨家、道家容易实现一些。
    凌驾于其他各家之上。
    若是能达成大同之治,哪怕让淳于越立即去死他都不会犹豫。
    因为这是儒生心中最完美的世界——“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。”
    其实这一点和墨家的兼爱世人,也没有太大的区别。
    只不过墨家在兼爱的同时,还有非攻以及更为离谱的“人人平等”......所以理论上比儒家更难以实现。
    至于名家,此家非是显学......但是追求的却是一种有些虚无缥缈的“名实之辩”,追求概念的精确标准,差不多就是给万物命名了。
    这难度......也确实不低。
    名家难度不低的同时,还逆天的不怎么实用......所以成不了显学。
    李斯和淳于越同样认可了李意的这个第二等观点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“第三等难度:难度较高,道路也注定几多坎坷。”
    “代表学派有二者。”
    “一者为法平无私,强国强邦的法家。”
    “一者为阴阳五行,相生相克的阴阳家。”
    李斯听后点了点头,对此同样不反对。
    法家想要成功,阻力之大有目共睹。
    当年秦国商鞅变法的下场。
    当年秦国的那些旧贵族对变法的阻挠。
    法家能成为秦国的治国根本,这道路不可谓不艰难。
    但是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,使用了法家的秦国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变强。
    至于阴阳家......这一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实在是太玄之又玄了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