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秦开局炸丹炉,我乃九品炼药师 - 大秦开局炸丹炉,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494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倒是一件好事儿。”
    “这些贵族......会不心动?”
    “无需陛下安排什么,他们自己闻着味儿就得跟过去了。”想到这儿,李意当即是笑盈盈的看着徐福和卢生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“徐福卢生,一会儿我会安排记者方士对你们进行专访。”
    “你们将海外三郡的情况,好好讲一讲。”
    “尤其是海外三郡,遍地的金银矿脉。”
    “这件事办好了,到时候......你们可能还会大赚一笔。”
    徐福和卢生虽然不知道记者方士是个干什么的,但是全都连连点头。
    仙府既然这么说了,那肯定是有好事儿等着他们呢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翌日。
    咸阳日报便出现了一个大新闻:
    「东征军凯旋:富饶的海外三郡!」
    “啥?大秦还有海外三郡?加上前几个月的北方九郡......现在咱们到底有多少个郡了!”
    “瀛洲郡?上面有大量的金矿?东征军一次性带回来三万镒?!”
    “方丈郡还有银矿?还有十几万镒放在方丈郡等待船只运输?”
    不少贵族津津有味的看着今日的报纸,那是相当的眼馋。
    当然,他们虽然眼馋......但是却也没有太多的想法。
    毕竟各种金石矿脉,都是属于官营。
    这些矿脉属于重要物资,全部实行官营、专卖,或征课重税。
    矿山的开闭,须经朝廷或地方官审批,私采、私铸、私贩......全是重罪。
    当然,再重的罪也防不住有人私下开采......
    但是这海外三郡,全在大海千里之外。
    甚至就连航道都被官方掌握着,他们要是能私下开采那才见鬼了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咸阳宫。
    朝会之上。
    得益于今日的报纸,不少大臣都知晓了收获满满的东征军。
    故而,大臣们此刻大都是期待满满的样子。
    每一次战争的胜利,收获都是巨大的......足以让朝堂上的每一个人都受益。
    秦的战利品分配,并不是完全公平的。
    贵族和高层官员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,而普通士兵则只能得到较少的赏赐。
    当然,这种事情其实也不能说公不公平。
    毕竟,这涉及到军事制度、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结构。
    国家发动战争,贵族们也要出力出钱来支持的,他们能够撬动更大的能量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嬴政环视一众大臣,微笑道:
    “诸卿应该都已经知晓了吧,去年此刻赶赴海外的东征军已经凯旋归来。”
    “并且带回了大量的金石财富。”
    “朕自然是要论功行赏。”
    随后对领兵的嬴东章邯,以及其麾下的士兵进行了封赏。
    当然肯定还有徐福卢生这两位寻矿方士。
    在这之后......则是轮到分发给一众官员赏赐的时间了。
    然而,嬴政还没说话。
    大臣之中,忽然有一人主动开口道:
    “陛下,按照往常的分配之法,这批金银应当有两成分发给我等贵族。”
    “但是老臣认为,此次东征军归来的战利品应该不能算是战利品吧。”
    “这分明是章邯嬴东二位将军以及仙术府,在海外三郡开采的矿脉。”
    “严格来说......我们在海外三郡的战利品,是那里的各种落后的武器......”
    “而这些金银,都是陛下征服倭国后所开采的矿脉。”
    “金银铜铁矿,都是我大秦官营矿脉。”
    “尽皆属于陛下,全都该充入国库才对。”
    “或是分出这两成的金银,给仙术府......毕竟这海外存在倭国也是仙府提出来的,并且还派遣了擅长航海和寻矿的方士。”
    在一众官员等着陛下分赏之时,治粟内史张鸿十分不合时宜的跳了出来。
    而一众大臣在听完张鸿的话语后,几乎全是一脸懵逼的看着张鸿。
    脸上的表情,大致可以概括成:
    「不是?你到底在干啥?」
    而不远处的李意听后暗自比了个大拇指:老张,还是你比较勇啊!陛下怎么总安排你来吸引火力......
    大臣们听后,当即是炸锅了。
    虽然张鸿说的有点儿道理,但是也就只有一点儿了。
    丞相王绾忍不住道:
    “治粟内史,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。”
    “这批金银......怎么不算是战利品呢?”
    “这分明是陛下派遣军队征讨海外所得到的财富。”
    治粟内史张鸿摇了摇头:
    “丞相你的意思难道是说,如今北方留郡的诸多矿脉,也要当成战利品分给我等吗?”
    “这批金银和胡人的那些牲畜牛羊,可是不一样的。”
    “这些金银都是我大秦将士带人一点儿一点儿冶炼出来的。”
    “只不过因为海外三郡距离遥远,方才停留至今归来。”
    “胡人的牲畜牛羊,全是胡人们已有的财富。”
    “这金银却是海外野人不曾拥有的财富。”
    “难道以后,海外三郡的金银每运送一批回来,都要分两成给各位吗?”
    王绾听到张鸿的话后,一时间有些无言。
    因为张鸿所说的,也确实不算错......甚至是有理有据的。
    但是这明明打了胜仗获取了巨额的财富,大家什么都得不到......这也太离谱了吧。
    沉默半晌后,王绾开口道:
    “治粟内史所言不错,但是获得这批金银终究还是因为出兵攻打。”
    “而且获得这批金银,我等也是出了力的......”王绾看向众大臣说道。
    王绾其实不是多想要这笔钱,他主要是不想开这个先河。
    张鸿笑了两声:
    “既然丞相都这样说了......老夫倒是觉得,不如将这批金银直接用于民生建设。比如修路造桥,亦或是开垦荒地。”
    “到时候在座的众位大臣,也能够因此获利。”
    张鸿这话一出,竟然还有一部分大臣附和起来。
    王绾仔细看了看,竟然是淳于越周青臣等一众儒生......
    王绾眼角不由得跳了跳:这群儒生自己喜欢送钱,现在竟然还想拉着我们一起了?
    当然,更多的大臣自然是提出了反对意见。
    毕竟绝大多数的人,依然看重自己的利益。
    如今朝堂上,也就张鸿和那群被李意忽悠成“真君子”的儒生们对这笔钱不太感兴趣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朝臣中位置靠前的廷尉李斯见此情景,则是若有所思的望了望李意。
    没有发表任何言论。
    李斯感觉今日之事,肯定另有原因。
    张鸿虽然一向倔得很,但是也不至于公然和朝堂上的所有人为敌。
    这后面能没有点儿倚仗?
    这倚仗不是陛下就是仙府了。
    朝堂上真能一个压住一群的就这两位了。
    而且仙府一直都是跟着陛下走的......二者的立场几乎都是一致的。
    所以李斯很识时务的没有说话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