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鹅与蝙蝠 - 第61章
“这样啊。”白石美令附和后,小声地说:“那张照片,就是我父亲小时候,站在一排狸猫摆设前的那张照片,可能不仅是纪念照,还有炫耀故乡的意思,想要向别人炫耀,他的祖母住在这么棒的地方。”
“有道理,也许是这样……不,一定就是这样。”
和真突然想到一件事,把车子停在路旁。他没有看卫星导航系统,而是用手机确认了目前的位置。
“我上次不是说,我知道那张照片的拍摄地点吗?其实就在这附近,去蒲池町之前,要不要先去看看?”
白石美令双眼发亮地说:“我很想去,麻烦你了。”
“了解,我也很久没去了,想去看一下。”
他们回到常滑站附近,把车子停在投币式停车场。根据地图显示,走路到目的地只要几分钟。
他们从主要道路走进岔路,走了一小段路,看到了“陶艺散步道步行者入口”的招牌,还立了一块“前方无法通行”的牌子。
“这里吗?”白石美令问。
“我想应该就是这里。”
前方是和缓的上坡道,路面越来越狭窄,如果车子误闯进来,恐怕就很伤脑筋。
两旁出现了看起来像是老旧民宅的旧房子,走了一段路之后,路旁出现了零星的陶制小摆设。
他们来到名胜之一“咚咚坡”的入口。白石美令发出了感叹的声音:“咦?这是什么?”因为坡道的一整片墙上埋了满满的圆孔陶器。
“据说这是常滑烧的烧酒瓶。”
继续往前走,又来到墙上埋了无数陶管的坡道,坡道的名字也叫“陶管坡”。这些陶管当然也是常滑烧。
沿途看到几家专卖陶器的小商店,很多都是动物外形的陶器,尤其是猫特别多。
“那张照片应该是在这条散步道的某个地方拍的。”和真说,“因为是将近五十年前拍的照片,现在的样子应该和以前差很多,但如果路旁有一排狸猫,我只想到这里。”
白石美令深有感慨地打量周围,和真发现她的双眼通红,移开了视线。她一定想起了父亲的少年时代。
沿着散步道继续往前走,最后有一个巨大的登窑。听说这是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登窑,一整排十根高度不同的烟囱看起来很壮观。
“我父亲为什么从来没有向我提过这里的事?这么出色的地方,他应该带我来看看。”
白石美令说出了内心纯朴的疑问,但和真认为自己不能轻易表达意见。因为这个疑问的答案,或许正是自己和白石美令接下来必须面对的真相。
回到车上,他们再次出发前往蒲池町。距离只有四公里,所以应该不需要十分钟。车子沿着两旁有民宅和小型商店的笔直道路北上,大部分商店都拉下了铁卷门,看起来并没有在营业。这是地方城市常见的景象,开车不远的地方应该就有大型购物中心或是超市。
即将抵达蒲池车站时,和真踩下了煞车踏板,因为他看到马路右侧有一家小邮局。
“怎么了?”
“我们去那里问一下。”
“去邮局?”
“对,我有一个想法。”
路旁有一家看起来几年前就倒闭的商店,他把车子停在那家店门口。
走进邮局,柜台前的中年女人亲切地向他们打招呼。柜台内还有一个男人,后方也有好几个工作人员,都坐在桌前工作。
“不好意思,想请教一件事。”
和真向柜台内的女人说明,自己正在找五十年前住在这里的人家,但只知道以前的地址,所以不知道从何找起。
坐在后方的一个年长的男人似乎听到了他们的谈话,起身走过来问:“以前的地址是哪里?”
白石美令操作了智慧型手机,出示了新美英的户籍地。
男人戴上老花眼镜看着手机荧幕,“原来如此,的确很久了,是合并前的地址。你们进来吧。”
男人向他们招手,和真与白石美令一起走向邮局深处,那个男人对他们说:“你们在这里等我一下。”然后不知道走去哪里。其他人似乎对这对外地客的男女不感兴趣,甚至没有看他们一眼。
片刻之后,刚才那个男人走了回来,腋下夹着很厚的档案夹,可以看到上面写着昭和四十五年(一九七〇年)几个字。
男人在桌上打开了档案夹,里面有很多旧地图的影本。
“呃,鬼崎町在……原来在这一带。呃,你们要找的人叫什么名字?”
“新美英。”白石美令回答。
“嗯,新美家找到了,在渔港那一带。”
男人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说。可以看到地图上有“新美”两个字。和真让自己的手机显示了目前的地图寻找该地。一旁的白石美令也在做相同的事。
“请问那里目前的情况怎么样?”
“问邮差应该马上就知道了,但你们等一下不是要去那里吗?那就可以亲眼确认,因为我们不能随便告诉他人,目前谁住在那个地址。”
男人的话很有道理。这是涉及个资的问题,因为没想到他这么亲切,所以就忍不住忘了分寸。
“你说的对,谢谢你。”和真道谢完,走出了邮局。
“幸好有收获。”和真走回休旅车时说。
“多亏你机灵,和你一起来果然是正确的决定。”
“没什么。我们要赶快过去,等一下天黑了,就很不好找。”
几分钟后,他们就到了目的地附近。周围是一片老旧民宅的住宅区,有很多月租停车场,但完全没有投币式停车场。和真在无奈之下,只好把车子停在路旁,看着手机上的地图寻找。
在周围转了一圈后,白石美令语带失望地说:“好像就是这里。”她指的地方正是一个月租停车场。
“我们去问一下住在附近的人。这里有很多老房子,搞不好可以找到认识新美英老太太的人。”
他们挨家挨户询问附近的邻居,是否记得以前这里有一户姓新美的人家,所有人都露出狐疑的表情,白石美令出示了那张照片,说照片中的少年是自己的父亲,目前正在找合影中的老妇人的住家,那些人才终于放松了警戒。
有几个人知道以前的确有姓新美的住户,但迟迟找不到记得是怎样的女人住在那里的人。
来到第七户的富冈家时,一名四十多岁的主妇说,曾经听她家的爷爷提过新美婆婆。她口中的爷爷是她的公公。
“方便向他了解情况吗?”白石美令问。
“应该没问题,但他现在去参加渔协的集会了,应该马上就回来了。你们愿意等一下吗?”
“当然愿意,那我们在车上等,等他回来之后,可以麻烦你打电话给我们吗?”
“当然可以,但你们要不要进来等他?他应该马上就回来了。”
白石美令看着和真,征求他的意见。
“那就打扰了,反正等一下也不可能站着说话。”
“对啊,就这么办。请进,请进。”女人向他们招着手说道。
他们跟着女人来到一间设了佛龛的和室,看起来读初中的男生从走廊上探头进来张望,但很快就离开了。
女人端了茶上来,和真慌了手脚。“请你不必费心招呼我们。”白石美令也感到很惶恐。
“你们从东京特地来这里吧?至少要请你们喝杯茶。”女人皱着眉头说完之后,立刻露出了沉思的表情,“我在二十年前嫁来这里,那时候那栋房子还在,只不过已经没人住了。有一次聊到这家时,我家的爷爷说,以前有一位姓新美的老太太住在那里,我记得好像说她一个人住在那里。”
和真与白石美令互看了一眼。虽然两人都没有说话,但意见一致,都认为一定就是照片上的老妇人。
外面传来打开拉门的声音,接着听到低沉的说话声。
“啊,回来了。”女人站了起来,走出房间。
走廊上传来小声说话的声音,接着,女人和一个男人一起走了进来。那是一个体格健壮,皮肤晒得黝黑的老人。女人刚才说他去参加渔协的集会,他以前应该是渔夫。
“打扰了。”白石美令跪坐着向老人打招呼,和真也鞠了一躬。
“什么?听说你们来打听新美婆婆的事?”老人坐下来时问,声音中带着惊讶。
“我父亲小时候可能曾经和她见过面。”
白石美令找出手机中的那张照片,出示在老人面前。
“嗯?等一下……”老人打开旁边的茶具柜,拿出眼镜,戴上眼镜后,接过了手机。他看着手机荧幕,皱起眉头,随即发出“嗯、嗯”的声音,点了点头,“没错,就是这个人。新美婆婆……我记得她好像叫新美英。话说回来,这张照片很有历史啊。”
“请问您和她有来往吗?”白石美令收起手机的同时问道。
“不是我,是我妈妈和她很熟。我妈妈是这一带很难得一见的女校毕业生,她自以为自己是个聪明人,新美婆婆之前是小学老师,所以她们很聊得来,她们经常一起聊书。”
添加书签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