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秦开局炸丹炉,我乃九品炼药师 - 大秦开局炸丹炉,我乃九品炼药师 第542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几名儒生连连叹惋。
    不过他们也不敢再鼓动那些商贾了......
    “嗯!看,这里的田地!”
    “竟然有一角被车辙碾压了?想必是近期来此的贵族太多,导致他们的车辆损坏了农田!”
    一名儒生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藏一般,大声道。
    众人望去,发现还真是。
    田地里甚至还有一名黔首正在拾取散落在地上的粮食。
    几人当即跑了过去:
    “哎!大好的粮食,就这般被损坏了......”
    “哎,这都是黔首的心血啊!”
    那名正在田地里收取粮食的黔首当即是愣住了。
    “几位夫子,我这是在收割粮食啊。”
    “这是仙术府最新研发出的「收割机」啊......”
    “收割机?何为收割机?”儒生们面面相觑,满脸疑惑。
    黔首笑了笑,指着不远处的一个被马匹拉着的器械说道:
    “这是仙术府研制的神奇物件——马拉收割机,能快速收割麦子,这不,刚刚操作不小心压坏了一点边角田地,但收粮速度却是人力数倍不止。”
    “虽然失误了一些,但是也算不得什么大事,反正一会儿我还可以慢慢拾取。”
    只见那黔首坐在收割机上,驱使着马匹,麦子们全部齐齐的被收割倒下。
    效率高的惊人,这样一台机器怕是顶能十个人都不止。
    儒生们瞪大了眼睛,心中大为震惊。
    其中一人喃喃道:“吾等只知埋头苦读圣贤书,却不知世间已出此等奇物。”
    另一名儒生则是扯了扯那位喃喃自语的儒生,挽尊道:
    “咳咳,原来是收割机啊......我倒是有所耳闻。”
    “今日还是头一次见到......”
    “如此般大的物件,怕是消耗的钱财甚巨吧......为何要买这种东西呢?”
    “大家辛勤劳作,不是更好吗?”
    那黔首则是摇头道:
    “各位夫子不事耕种,自然是有所不知。”
    “这麦子虽然好种,哪怕是秋冬都可以生长,但是却有一个大缺点。”
    “就是这成熟时节不太稳定。”
    “它一旦到了成熟的时候,有可能当天便熟透倒地,也有可能两周后才成熟倒地。”
    “这一倒地,它的穗很快就会脱落......到时候收集起来十分的麻烦不说,还会带上许多杂质影响品质。”
    “我等有的时候甚至不敢种的太满,因为怕到时候收割不过来。”
    “不是平白浪费了土地?”
    “但是这收割机的出现,可就解决了这个大麻烦。”
    “这收割机乃是我们村里一起出钱买的,哪一家的麦子先熟了,就让哪一家先用。”
    “就算全部一起成熟,那也不碍事。”
    “因为一台收割机,就可以十分轻松的收割全村麦子。”
    “此物不仅省力,还可以种出更多的粮食,粮食的品质也更好。”
    “我们还可以挤出其他时间来赚取钱财。”
    “像我那儿子,以往之时......此刻怕是还要在田地里劳作。”
    “今天却能有空闲出去卖些馒头。”
    “对了,还得感谢圣明的陛下来到我们这儿来举行祭天大典。”
    “让得我们一家,最近都顿顿都能吃上肉食了。”
    几名儒生听后全都是陷入了沉默之中。
    然后,全都灰溜溜的离开了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“哎......这秦王也就是倚仗仙术之利罢了。”
    “要不是有这些神奇的仙术......就凭他的这些暴政,黔首们现在肯定悲惨不已。”
    “要是用咱们儒家的礼法与仙术相结合,肯定效果更好!”
    一名儒生憋了半天,最后只能憋出这么几句话。
    这秦王明明没有使用儒家周礼,怎么黔首还过得如此惬意?!
    肯定是仙术的功劳!
    然而一旁的儒生听了他的话语后,则是有些迟疑的道:
    “仙术和儒学相结合?”
    “那......不就是淳于越的主张吗?”
    那名刚刚说过话的儒生听后,当即如同小鸡崽儿被掐住了脖子一般。
    半天说不出话来......
    一旁的另一位儒生则是开口解围:
    “这不一样,那淳于越的主张乃是仙术为主,儒学为辅。”
    “不然怎么叫「仙儒」呢?”
    “要是咱们,这应该是叫「儒仙」才对。”
    “如果以咱们儒学为主,肯定能更好!”
    “比如恢复周礼井田制,再用这收割机。”
    “让这些黔首们种更多的地,不要这般「半黔半商」。”
    “这个世界肯定就会天下大同了!”
    ————
    各位不用太担心完结不完结的问题。
    其实完结了解也还有很多可以写的。
    类似于《仙秦:诸星璀璨时》
    人物传记,和人物故事,人设的补全。
    凌风背后的故事,淳于越的故事,李信的故事,相里溪的故事。
    很多人的故事,我都想过单拎出来写。
    但是,因为时间线的问题,其实是不太好插入在正文里的。
    而且这些故事也可以写的有趣。
    没错,就像今天这一章节一样。
    当然!最近确实也在想开新书了,因为想写一本更有意思的。
    毕竟这本书的题材,是有限制的。
    有历史文的框架在,很多东西我都无法写出来。
    下一本打算写一本题材不同,但是更有深度更有意思的书,目前有好几个灵感方向,还没有彻底决定。
    (注:想看谁的故事,大家也可以在章节后面留言。)
    第326章 胡亥:那我这不就是「勇」吗?
    几名儒生在寻求“民间力量”碰壁之后,不由得有些沮丧。
    不过他们又不太敢直接去找嬴政。
    几人思来想去,想到了一个新的办法:
    “咱们直接去找那淳于越吧!”
    “他不是也随同秦王一起来到这附近了吗?”
    “再怎么说......他以前也是齐地儒生。”
    “咱们和他也算有几分同门之谊。”
    “今日前来劝说他,也是为了他好。”
    “到时候再由他引荐我等觐见秦王......”
    几人合计了一下,觉得此事大有可为。
    便开始打探淳于越到底暂居此地的何处。
    ——
    “老师,这齐郡一带的儒生要拜访您。”齐郡的一处驿站中,胡亥眼神古怪的来到淳于越身边。
    淳于越有些惊讶:
    “哦?齐郡的儒生?”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